逾26萬新住民第二代 新南向生力軍
中晝新聞2016-12-09
A-A+
前往越南納智捷公司,體驗汽車產線作業,就讀員林農工機械科的石武章,因為媽媽來自越南,能用簡單越南語和當地員工聊天,不僅佔有母語優勢,讓他深刻了解越南就業市場的需求。
==員林農工學生 石武章==
對我來說算是一個滿熟悉的地方
也是希望能夠
和我們台灣的台商一起
一起讓台灣進步然後向國外發展
因為國外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大
我們必須要努力
全校有500多位新住民子女的中山工商,機電科二年級的余柏伭,雖然媽媽也是越南籍新住民,但越南語較不流暢,實際走一趟越南探路,反而確立未來想往越南就業發展。
==中山工商學生 余柏伭==
越南他們那邊人口滿多的
經濟利益也很大
如果以後去那邊發展的話
應該可以很好
教育部國教署統計,近10年來,高中以下的新住民子女從6萬多人,增加到26萬2千多人,配合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教育部積極培訓新住民二代,成為東南亞台商的管理人才庫。
==教育部長 潘文忠==
一些台商他們從產業的需求
人才的需求
也對整個政府在推動新南向
有很高的期待
我想新住民的子女
未來一定是我們
不管在管理人才的養成
或是技術人才的養成
都是非常重要的重點
加強新住民二代語言能力,推動返鄉參與交流,以及實際職場體驗,教育部希望能多方位,加深新移民二代的生涯發展能力,雖然學生大多表示高度意願,但實際成效仍待觀察。
記者 李淑蘭 陳顯坤 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