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youtube
105學年度第一學期員農新聞目錄 / 6-1跨域學程,員林農工打造農業創價基地

回105學年度員農新聞

跨域學程,員林農工打造農業創價基地

金手獎搖籃,證能合一催生新農人

2016年12月23日

6-1跨域學程,員林農工打造農業創價基地

【行銷專題企劃】
製造產業的式微,翻升了一級產業農業的發展,前仆後繼的青年返鄉、轉向土地發展,他們用創意與新技術,在土地原貌上翻轉與加值,近幾年開展出多元樣貌的新農業生產與服務模式,吸引消費者的關愛。同時,這股產業生態革新的力量,開始動搖「重工輕農」的傳統價值,連帶撼動了傳統的農業人才培育基地。也就是,社會價值的變動已經牽動了人才供應基地的運作節奏!

 

迎接這波產業變革,國內許多農業學校展開轉型與創新腳步,彰化小鎮員林農工的新農人培育基地,讓我們窺見「農業創價」的契機!坐落在「臺灣穀倉」、「花卉故鄉」的員林農工,擁有完整的農業學群,加上機械、生物產業機電、食品加工與電子商務科的跨域整合,學生成為農業競賽的常勝軍,在105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勇奪13個獎項,包括「生物產業機電」、「食品檢驗分析」及「園藝」等3座「金手獎」,閃亮的桂冠照亮沉寂的員林小鎮!

 

員農學生小兵立大功的背後隱藏哪些感動力?這群幼嫩的「金手指」如何能勾勒出對農業的嚮往與堅持?

 

扎實基本功,小園丁看見夢想!

樸實的農業小鎮,員林農工提供了基本卻完整的育才場域,從玩泥巴到數葉子,基本功一步一腳印,扎實的實習操練,讓這群在地兒女悄悄搭上夢想列車!「學校提供了完整的學習場域,從果樹園、花卉溫室到蔬菜田、造園施工場、組織培養室、花藝教室、製圖教室,我們可以隨時觀察自己栽種植物的生長狀況。」員林農工園藝科三年級的陳詩宜,同時也是今年金手獎得主之一,從一個原本「聞蟲色變」的小女生,轉身成為果樹嫁接、種苗培育的好手。 

翻開詩宜的「蔬菜日記」,鉅細靡遺記錄著萵苣、甘藍、番茄的葉片數量與身高等資料,生長點滴全都錄。原本興趣完全不在農科的她,擁有一顆未泯的童心,在每天「追葉」「追果」的日誌中,一步步看見興趣、貼近夢想園地。陪伴一顆顆小果實萌芽、長大的成就與喜悅,讓這位14、15歲的高中小女生無法自拔!「番茄忽然長得好大顆XD,葉片根本數不完!」不斷堆積的農業情懷撫平年輕驛動的心,讓詩宜高二時毅然決心投入競賽的培訓,並且計畫畢業後繼續升學,追尋她的農業路。 

園藝科主任馮莉真指出,讓這麼小的孩子加入競賽培訓是很辛苦的!即使部分實習場所在環控狀態,但是身處在露天的果樹園,必然是遮陽帽、袖套、長褲全副武裝,一個暑假下來,所有學生曬成一個個小黑炭,為的是讓播種、嫁接、造園等基本功練得扎實。因為扎實的基本功,是順利往前走的必要敲門磚。

證能合一,打造中臺灣農業證照平台

緊接著,操練好基本功,身處偏僻小鎮,「新農預備軍」的下一步在哪裡? 

佔地21公頃的校地優勢,讓員林農工成為「實習」以及「考照」的完整基地,也提供給基本功結業的學生們明確的下一步。員農提供各科術科檢定考場,讓學生「就地考照」。「在教育部第二期技職再造計畫中,『證能合一』是很重要的一項策略。所以除了園藝、造園施工的丙級證照之外,目前園藝科也全力推動乙級證照。」園藝科老師謝素芬說道。而除了園藝、畜產保健、農場經營、食品加工等農業領域證照之外,園農也提供了機械、生物機電等工科領域的丙、乙級的證照考場。完整的考照平台,讓員林農工成為中臺灣重要的農、工科證照檢定考場,這樣完整的平台有利於加速催生專業新農人。

跨域整合新科技,逆轉農業問天命運

但是,所謂「新農人」的本事,恐怕不只是傳統生產效率及品質的提升,農業的翻轉,代表著「生產鏈」與「銷售鏈」的同步翻轉。也就是,傳統農民「靠天吃飯」以及「歉收苦、盛產更苦」的宿命必須連帶翻轉!這些課題讓農業人才培育基地的任務,必須打破傳統訓練模式的窠臼,跟進消費市場脈動與競爭態勢,進行系科轉型、重整,採用多元領域整合的學程訓練。 

「食品加工科的學生,可以自釀醬油、做月餅,由於我們有牧場、養雞場,新鮮無毒的牛奶和雞蛋更成為員林農工的一大特產。」謝素芬老師說明,可惜因產量不高,除了少量提供電子商務科的學生進行行銷推廣的實習,多半被全校師生搶購一空。 

員林農工的「電子商務科」,轉型自「行銷科」,在電子商務大行其道下,訓練方向除了整合商業、網路管理、電商生態等面向的知識,同時也要全力輔導學生通過會計事務與電腦軟體應用能力的雙證照檢定,這樣的訓練才能跟進產業及消費市場需要。 

挾著鄰近田尾花卉區、員林蜜餞產業區,農業、酪農區的多重優勢,員林農工在完整的實習場域上,打造證能合一的專業平台,以及跨域整合訓練學程,默默的在富饒的中台灣農業基地,培育「農業創價」生力軍,期待這群蓄勢待發的新農人,一起匯聚台灣農業逆轉勝的新力量!

回105學年度員農新聞

員農新聞

105年起匯入紙本新聞新聞.電子報.影音資料.聲音檔案紀錄歷歷員農事蹟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