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106學年度員農新聞
員農畜保科學生示範「人工採豬精」 媒體記者大開眼界
2018-06-06 15:58:21 | 記者周為政員林報導 | 瀏覽次數:3539
圖:林柏全(蹲者)採「豬精」,張羽伶(站者)在旁解說。/記者周為政攝
員林農工今年有六名學生錄取屏科大「農業公費生專班」 ,其中張羽伶、陳郁苡、林柏全和姚友翔等四名畜保科學生,今(6)日示範難得見到的「人工採豬精」 ,讓媒體記者大開眼界。
校長林玉芬說,員農長年為農牧業培育人才,鼓勵學生研究、再生農村新價值,積極指導進入科技農業公費生專班,成為活化農牧業新血。
林校長說,今年屏科大首先放榜名單中員農有6名學生上榜,在高職生名單佔15%。其中張羽伶、陳郁苡、林柏全和姚友翔等四人都是傑農第三代,從小在自家養豬場或農田幫忙,卻不會因辛苦勞動而討厭農牧業,反而升高中時選擇員農。這次「相招」 再進科農專班,期望學習更新技術,協助家人提高營運收益。
林玉芬指出,專業養豬場重視防疫,一般皆謝絕外人參觀,大家對豬的繁殖生育行為都不瞭解,林柏全和張羽伶家裡都養了1、2千頭豬,學校豬隻也以兩位同學家裡飼養的豬哥配種,林柏全以純熟技術給公豬(俗稱豬哥)採精,張羽伶在旁說明。
張羽伶說,公豬和母豬不直接接觸,以減少各種皮膚病、外寄生蟲、生殖器疾病和傳染性疾病傳播,加上公豬一次採精數量能夠配種數頭或數十頭母豬,可免除豬隻移動煩累,因此,現在都應用人工授精進行配種。
▲員農畜保科學生示範「人工採豬精」。
但「訓練公豬採精要很有耐心,不可有粗暴或凌虐公豬動作」 ,林校長說,公豬採精以三天一次較好,一頭公豬一年以採精80次至120次所得到精液效果最佳。
▲一次採精150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