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變講師 員農學生走出教室向田裡老農請益
聯合報 記者╱即時報導
員林農工上星期剛結束段考,校長林玉芬、農經科二年級導師程獻漳帶領學生走出教室,來到彰化縣埔心鄉八堡好米農場校外教學,向老農凃富籐請益。鄉長張乘瑜家也務農,帶領學生走下稻田辨識、拔除雜草;張乘瑜說,老農有豐富的傳統種稻經驗,是青農學習的對象,因科技在進步,希望學生將來變成知識青農,成為台灣農業新貴。
程獻漳在農場上課,向學生說明八堡圳水文,也帶著學生走入稻田認識福壽螺等常見害蟲,了解施肥、土壤、水質與氣候對水稻品質的影響。男女學生都彎腰除草,體驗汗滴禾下田的辛苦,當凃富籐介紹一旁價格145萬元的噴藥農機,大開眼界。
凃富籐說,他保留一塊稻田配合員林辦理校外食農教育,讓學生實際瞭解水稻病蟲害防治,也分析八堡圳水對稻米品質的影響、以及友善農作環境管理,讓員農學生認識在地生產的優質稻米,將來成為推廣振興稻作的種子,讓農業教育積極紮根。




老農凃富籐變講師,向國立員林農工學生講解不同的液體肥料。記者何烱榮/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