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無犬子!國手之子陳哲修 把砌磚當藝術
2019-05-29 20:49聯合報 記者何烱榮╱即時報導
手上拿的是傳統的砌磚鏟,頭頂是時髦的文藝潮男辮子髮,陳哲修的打扮顛覆一般人對砌磚師傅的印象。去年他參加全國技能競賽中區賽只獲得第5名,在老師和父母的調教下,最近再度挑戰,勇奪第1名。陳哲修說,8月要挑戰全國賽,希望能像父親一樣,成為砌磚國手。
第49屆全國技能競賽中區分區賽落幕,國立員林農工建築科3年級學生陳哲修不負老師路李駿杰和父母的期待,在全國各高職的頂尖選手中脫穎而出;他在規定的4小時內砌出指定的磚牆作品,不但速度快、外觀完整,磚面灰縫的勾縫、清潔及背面處理,都讓評審驚豔,贏得金牌。
比賽時,會場旁邊有1名嬌小美麗的女士,全程目不轉睛,靜靜地注視陳哲修攪拌砂漿,用手小心拿住磚塊邊緣,依照比賽圖說,精準地將磚塊放置在砂漿上方,輕壓一下,再用鏝刀輕敲磚面,而後將磚塊邊緣多餘的砂漿鏟掉,手起磚落,一氣呵成。
當比賽時間快結束時,她的雙手緊握,心情顯得緊張,看到陳哲修完成的磚牆作品,露出滿意的笑容。原來,她是陳哲修的媽媽,是擁有好手藝的泥水師傅,目前夫唱婦隨,在建築工地負責「抿石仔」工程。她說,陳哲修的父親常告訴哲修「要做,就做最好的。」
陳哲修說,他原本排斥砌磚,因常跟著父母到工地,可能長期耳濡目染,發覺砌磚需要技術,是一種藝術創作,不是一般人想像中的粗工,慢慢喜歡上砌磚,能獲得中區金牌,是給自己最好的畢業禮物,「我更想拿到全國第一名,除對自己的交待,也讓父母相信他是最好的。」
「比賽時才會公布磚牆的內容及規格,不是隨便砌起來就好。」陳哲修說,一方面是要讀懂圖說,放樣時不僅尺寸要量好,誤差不能超過1毫米,同時牆上圖案也要逼真;另一方面,砌的牆垂直度要準確,不能歪。牆的外觀越美,分數就越高,就是高顏值。」
「陳哲修是有潛力的新世代砌磚師,他的父親是砌磚國手,對哲修的影響很大,真的是虎父無犬子。」指導老師李駿杰說,早期風行於鄉間的磚造房屋已沒落,年輕的砌磚師是一師難求,陳哲修的優點就是動手能力强,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學生。
員農校長林玉芬說,一般人眼中,砌磚是苦差事,陳哲修夏天在鐵棚里練習,熱得像置身於蒸籠,加上蚊蟲叮咬,如果不是相當的決心,很難堅持下來。陳哲修跟著李駿杰苦練二年多,流下的汗水終有代價,獲得中區賽第一名,他的第一志願是國立雲林科大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