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度第二學期員農新聞目錄 / 10-8員農學生「取精」、「辨性別」很專業 錄取科大公費生

回106學年度員農新聞

員農學生「取精」、「辨性別」很專業

錄取科大公費生

10-8員農學生「取精」、「辨性別」很專業 錄取科大公費生
員林農工畜保科學生張羽伶(站)與林柏全6日親自示範為公豬採精的技巧,動作俐落。(鐘武達攝)

2018年06月06日 16:44  中時   

10-8員農學生「取精」、「辨性別」很專業 錄取科大公費生張羽伶(右起)陳郁苡、林柏全與姚友翔辨別雛鴨的性別有一套。(鐘武達攝)

10-8員農學生「取精」、「辨性別」很專業 錄取科大公費生員林農工畜保科學生示範辨別雛鴨性別的撇步。(鐘武達攝)

張羽伶、林柏全、陳郁苡與姚友翔都是農家第3代,就讀員林農工畜產保健科,他們不僅很快就可以辨別雛鴨是公的還是母的,張羽伶、林柏全還具備幫公豬「取精」的專業,今年4人順利錄取屏東科技大學農業公費專班,也是台灣未來農業的新希望。

校長林玉芬說,張羽伶、陳郁苡、林柏全及姚友翔都是在農村長大,從小不是在自家的畜牧場幫忙養豬,就是到田裡插秧或割稻,早已習慣早起晚睡的辛苦,而且還喜歡接受農業的挑戰,員農畢業後,毅然決定要到屏東科大農業專班再深造。

帶你到豬舍「取精」!張羽伶與林柏全的家裡都養有1、2000頭豬,就讀員農的3年,專門研究豬隻的飼養與繁殖,他們說,早期台灣「牽豬哥」1隻公豬只能配1隻母豬,現在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授精,1隻公豬可以配10隻」。

兩人6日在學校豬舍示範為公豬採精,林柏全輕鬆俐落就讓公豬爬上「假母台」,張羽伶則一旁解說「1頭公豬每適合3天採1次精,每次採集的精液稀釋可供10隻母豬人工授精配種」,「如此一來,公豬就不用養那麼多」。還說,「訓練公豬採精要很有耐心,不可有粗暴或凌虐的動作」。

夏天「量」會變少喔!林柏全順利幫公豬完成採精,總共採集到的150CC的精液,他解釋,平時公豬每次應可採到200至250CC的量,但因為夏天太熱 ,豬的性慾會降低,量也會減少。

台灣的農業面臨缺工、缺地與產銷等課題,張羽伶等人都說,他們希望透過更深入的學習找到突破口,為未來的農業盡心力。

(中時 )

回106學年度員農新聞